最新推荐
- 暂无资料
生命科学学院“红色灯塔”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室与“四维聚能·生命领航”辅导员工作室紧密结合学院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标准及实施细则要求,组织2024级本科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本次劳动实践教育共设置4学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助力学生深化劳动认知。在两个工作室的统筹安排与精心组织下,2024级本科生分别前往行知园、思源广场、图书馆、综合楼会议室及相山公园等多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场景化、沉浸式的劳动体验,切实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学生成长过程,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室在学生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2024级环境科学班全体同学围绕学院会议室303、会议室317以及生物楼综合楼三楼连廊展开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性的清洁、整理与维护工作。



2024级环境生态工程班50余名本科生组成的劳动实践小队,手持清扫工具齐聚思源广场。



2024级生物科学(师范)1班在综合楼317和走廊2个地点进行了打扫。



2024级生物科学(师范)2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于行知园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投入到园区的清洁打扫工作中。


2024级生物科学(师范)3班的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了校园清洁劳动。

2024级生物工程1班对行知园进行打扫。



2024级生物工程2班的同学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学校行知园开展劳动实践。



2024园艺班全体同学在学校图书馆开展劳动实践,主要负责图书馆三楼阅览室的书架整理、桌面清洁及地面清扫工作,以及对绿植区域的落叶等的清理。


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走出书本,在校园绿植养护、社区志愿服务、家庭家务实践等场景中动手实践,锤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劳动教育能培育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摒弃“重智轻劳”的误区,在团队协作中深化集体意识,在服务奉献中建立社会责任感。更能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尊重劳动者与劳动成果,最终成长为兼具学识素养、实干精神与责任担当的全面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