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天地正文内容

学生天地

安徽大学生走进河南濮阳,探寻栩栩如生的麦草艺术

       中国青年网濮阳8月5日电(通讯员单润润刘勇石文强)每逢夏秋丰收之季,全国各地都在上演秸秆焚烧狙击战,小小的麦秆成为了大难题。可是一根根麦秆经过清丰农民的手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麦秆画,更是被贴上了“国字号”非遗项目招牌。
         7月24日,淮北师范大学“以杆为丹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河南濮阳,探寻栩栩如生的麦草艺术。

 

图为麦秆画《二龙戏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大宇 摄

初见:民间艺术一绝

        濮阳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素有“神织仙编、巧夺天工之妙”的美誉。
        25号这一天阳光正好,实践团队有幸被邀请前往麦秆画民俗馆参观,一跨进大门队员们就被大厅中央巨大的《二龙戏珠》麦秆画所吸引,两条古色古香头戴紫金冠祥龙栩栩如生般出现在眼前。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到,“这幅两米宽的工艺麦秆画是由九位艺人花费近半年时间用麦秆制成,利用高温烫而后加工从而呈现出深浅颜色的变化”。随后队员们有幸采访到了民俗馆的刘经理,“麦秆画原属宫廷艺术品,是剪贴艺术的一种,起于隋唐盛于唐宋,后演变为多派”,刘经理跟团队成员说,“而我们濮阳的麦秆画最初是由农民在秋收之后为了打发时间而编造成的,是能闻到泥土的味道的哩”。
        初见麦秆画,它就在队员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一位队员感慨道:“这麦秆画真可谓‘匠人莫献天机巧, 此画能输郡国材’。”

 

图为麦秆画民俗馆刘经理正在给团队成员介绍麦秆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刘栋

深访:化腐朽为神奇

        在刘经理的介绍下,实践团队来到了清丰县高堡村麦秆画制作作坊,一间平房,一张桌子,一捆麦秆……一位头发斑白的艺人拿着工具正在给麦秆进行点缀着。“爷爷,您这是在做什么呢?”一位队员问道。“我啊,正在熏麦秆咧....你们看这颜色是不是变了,到时候拿它呀来做鸟的羽毛。”一截截麦秆在李爷爷的手上仿佛变了个样,有变成羽毛的、有变成爪子的、有变成鸟翼的……
       “任何一幅麦秆画作品的完成都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据团队调查了解到:一幅麦秆画,一般都是由两个人或以上来制作完成的,每个艺人专攻一项,做字的专门做字,做动物的专门做动物,可以说是半流水线式加工。
        田间随处可见的小麦秆,在艺人们手中却能“画”出大世界,化腐朽为神奇。

 

图为艺人正在熏麦秆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大宇 摄

回首:寻秸秆新思路

        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一幅幅麦秆画令人神往不已。队员们不禁想到:“将地里的麦秆做成麦秆画,将艺术制作与秸秆联系起来是不是能成为解决秸秆的新思路呢?”带着这样的疑惑实践小队来到了刘丽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问及麦秆画作为产品是否有很好的销售时,该公司王经理告诉队员们,“我们厂年出售麦秆画近千幅,麦秆画远销日本、韩国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由于麦秆画具有华而不媚、素而不俗的独特艺术效果,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对于队员们的想法王经理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需要做进一步的调研并加以科学的分析。
        将田间秸秆作为麦秆画这一艺术品的原材料,变废为宝,将文化艺术思想理念融于秸秆处理上可能是一种新思路。就此,“以杆为丹青”实践团队的探索活动开启了新的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