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最新推荐
- 暂无资料
当春风吹绿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外墙的爬山虎,匡定波院士就将迈入94岁高龄。与眼下的时光静好不同,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年幼时目睹日军入侵,两次随母亲从上海逃难到无锡,动荡奔波的经历让他也早早地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一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即将诞生。这一年,匡定波报考大学。在选择志愿时,他果断填报了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志在通过基础研究,走上科学报国的道路,并如愿被录取。
启航•艰难中起步
1952年,匡定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
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提出的口号是“保钢保粮”,上海则增加了一条“保尖端”。当时,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的工业部门、高校合作,成立了一批有关重点学科的研究所,其中就有上海电子学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1958年,匡定波从华东师范大学调入上海电子学研究所,开始从事红外研究,也由此与保密结缘。
1960年初,他们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为抗敌机对微波雷达的干扰,研制出一种微波雷达以外的红外探测系统。
当时,上海电子学研究所成立不久,对红外技术也是“一知半解”。时任第五研究室主任的匡定波年仅30岁,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担当,他接下了这项任务。
匡定波深知这项任务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作为室主任兼党总支成员的他,从研究室精心挑选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人员组建了课题组。
“刚开始接触保密工作时,上级下达任务没有纸质的带密文件,更多的是口头传达,单位里也没有先进的保密管理体系,更没有高大上的保密技术手段,有的就是大家朴素的保密情怀。”匡院士在采访中说道。
那时,我国的红外技术研究刚刚起步,国外对我国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借鉴,更没有具体的技术指标,从零起步的红外探测装置到底该怎么做?匡定波带领科研骨干们不断摸索、讨论技术路线,经常奋战到深夜。
1962年1月,上海电子学研究所撤销,随后,匡定波携该项目及研制人员调整至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有研究人员回忆:一个周末天降浓雾,全市公交系统停运,当时交通方式十分单一,没有公交车就只好步行。为了不耽误工作,匡定波那天花了2个多小时才走到研究所。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课题组最终完成了整套装置的方案设计。由于是国内首创,匡定波敏感地意识到——了解整体设计的人应该越少越好,所以在课题组讨论、开会时,他不断向研究人员强调,不得将所做的工作向他人透露,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
“你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家都回不了?”一向支持他的妻子忍不住埋怨。
匡定波心里过意不去,但任务的特殊性又让他不能对家人提起,只能含糊地回一句“所里有要紧的任务”,就不再多言。
从设计方案的提出,到各元部件参数的确定,再到加工组装,匡定波带领课题组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红外探测装置。这项发明对于空军来说可谓及时雨,大大提高了夜间抵御敌机偷袭的能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破冰•挫败中摸爬
1965年初,我方在一架敌机残骸中发现了一台高空红外相机,其中最核心的元器件是一块火柴梗大小的红外探测器。当时去参加鉴定的匡定波等科研人员奉命将其带回上海技物所,作进一步分析测试。
后来上级决定,将整个机载红外相机残骸交给上海技物所,并进行恢复。对于这项高度机密又光荣艰巨的任务,匡定波深感责任重大,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保密工作。在他主持下,项目工作场所设在了实验楼的最高层5楼,并在4楼和5楼之间设立了“警示牌”,赫然写着:“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不仅如此,保卫科还专门安排人员,对大楼进行巡逻,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在未知中摸索,付出的代价往往异常巨大。由于缺乏经验,在研究过程中,实验室发生了液氢爆炸,整堵墙飞了出去,楼板也坍塌下来,此后,这次事故日就成为全所的安全教育日。
但没想到的是,这枚小小的探测器居然并未在爆炸中损毁。研究人员在废墟中找到它,继续进行研究,之后不到1年,该红外相机的残骸就全部恢复成功。随后,上级向上海技物所下达了研制红外相机的任务。当时,红外相机在国际上是尖端技术,虽然掌握了工作原理和技术基础,但如何将理论变为一整套系统实物?匡定波又带领技术人员开始探索。
要完成红外相机研制,不仅要整合所内的技术力量,电子学器件和关键的电子转换元件等还需要很多协作单位通力合作。当时,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有限,要找到能满足需求的协作单位并不容易,况且还有保密方面的要求,就更增加了难度。匡定波在课题组内反复强调,与协作单位合作时,一律不得提及敏感信息。他自己也养成一个习惯:凡是涉及敏感内容的,都记录在保密本上。
任务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外场试验,每次外出前,匡定波都叮嘱试验人员:“一定要保证产品安全,注意保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路上需换乘好几次车辆,课题组就保证至少有2名人员全程盯着产品和试验设备。
经过持续攻坚,1966年,我国第一台高空红外扫描相机研制成功,之后,第一台低空红外扫描相机也横空出世,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此,我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航空红外相机,并大量应用于煤矿抢险救灾、森林火情探测及海洋污染监测等,为经济发展、环境资源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冲天•跨越中发展
如果说匡定波一生的轨迹,与我国的航天事业交织在一起,那么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红外探测设备的研制,无疑是其中的一座高峰。
1969年,周恩来总理指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亲自部署了相关任务,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由此起步。此后历经50余年发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技术已走在世界前沿,风云四号也率先实现了静止轨道高光谱大气垂直观测,带领我国高轨气象卫星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而匡定波也见证了气象卫星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还记得20世纪70年代,匡定波去基地执行卫星发射任务。临行前,他只告诉了妻子一个信箱:“兰州27支局”,此后一走就是4个月。在基地期间,他一直随身携带着一本工作手册,将主要工作事项记录其中。当时,他不仅要完成自身任务,还要在闲暇时间为其他人员作培训。手册上工工整整地记录着他每次培训的时间和主要内容,而在培训记录后面,都写着“提示要保密”几个字。
采访中,我们有幸看到了这本珍藏多年的工作手册,翻开黄色的封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红色的“机密”标识,旁边清晰地记录着手册的发放日期:1973年6月29日。而这本工作手册已被匡院士珍藏了50年。
1986年至1991年,匡定波任上海技物所所长。他一上任,就成立了安全保卫科,承担保密管理职能。日常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保密教育,当时技物所不仅创办了保密工作简报,定期宣传失泄密案例、保密注意事项等,还利用“一五”普法教育的机会,组织中层以上干部职工开展保密知识与法规考试,重视保密工作也成为上海技物所的一项传统。
1991年,匡定波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不仅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还荣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
时至今日,年逾九旬的匡院士依然在指导学生上亲力亲为,“这篇论文的概述部分没必要摘用内部资料,数据也不要带有敏感色彩”。2021年,上海技物所举办了一期以保密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匡院士戴着助听器,戏言自己“眼瞎耳聋”,但讲起学术生涯中的保密往事,依然历历在目。他振奋地鼓励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我们既然能够研究出走在世界前列的高精尖成果,也能研究出保护这些成果的高精尖手段。”